2016年1月24日 星期日

不可思議的梵咒〈廿二〉我要殺了你全家

文/心一居士

「我要殺了你全家」,這句充滿憤怒和恐怖的話語,在戲劇情節中出現過,在市井的爭吵場面中或許也有過,而這句話若是出自於一個受盡疼愛,也曾經是乖巧貼心的十七歲少年之口,且怒吼的對象又是自己的親生父母,如果您是這對父母,該會是怎樣的心情?又該怎麼辦?

哲加的叔叔顏容跟著心源老師研習梵咒也有三年了,他深知梵咒的威力,自己也受惠良多,却苦於親人難度。顏容心裡很清楚,哲加是被冤親債主纏上了,憑著自己多年的悲慘經驗,這冤親債主還來的特別兇惡;不然一個好好的孩子,不會一夕之間就完全變了個樣,尤其那個眼神,是騙不了人的。當發作時,那種時而兇狠又時而茫然的眼神,有時竟連眼球都不見了,出現一雙白眼,這情景,任誰看了都會不寒而慄。最明顯的是哲加的功課,從原本的中等程度一落千丈,更沈迷於電腦的遊戲世界中,誰的話也聽不進去,他媽媽一念叨他,他就發脾氣;每天放學回家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不理人不說話,甚至不吃飯。這種情形持續了大半年,父母親也拿不出有效辦法,傷透了腦筋。顏容多次向兄嫂建言,提供他的看法、經驗和改善方案,哥哥的態度是不置可否,嫂嫂則認為孩子正值叛逆期,視顏容怪力亂神危言聳聽;這個家是嫂嫂說了算,顏容只能眼睜睜的徒呼負負。直到哲加出現了瘋狂的行為,他的說法才引起重視。

這天,哲加補習班沒課,所以照例放了學就先到工廠等父母親一起回家。這是顏容和哥哥合開的一家精密儀器工廠,有四層樓高,每層近百坪;一、二樓是機器操作場地,三樓辦公室,四樓是宿舍。哲加進了辦公室沒看見媽媽,一屁股就坐在媽媽的位置上,電腦是開著的,他毫不客氣的開始練功,無視其他人的存在。過沒多久,媽媽氣急敗壞的回來了,這天也合該有事,剛剛才為了一筆應收而未收的帳款和客戶大吵了一架,一股子惱火還沒消停;看著兒子大喇喇地佔據她的位置不讓,叫了半天也不搭理,她氣得直跺脚,一把抓住兒子的衣領,想把他拎起來,接著事情就發生了。

顏容就在相隔不到三公尺的會計處核對出貨單,整件事情看得一清二楚。這時,哲加回過頭,眼露兇光,直狠狠的瞪著媽媽,然後左手抓住媽媽扯著他後衣領的手指,再反手向前拉,突然站起施力旋轉,一記擒拿手就使媽媽失去重心,接著將媽媽的頭按壓在辦公桌上,發出了很大的聲响,嘴裡還吼叫著:「要你管,要你管~~」。這個舉動震驚了辦公室裡所有的人,顏容趕忙上前制止,哲加却趁隙一溜煙的跑下樓去,剩下媽媽驚傻地跌坐在位置上,老半天才哭出聲來。顏容示意會計小姐照顧哲加媽媽,自己飛奔下樓追哲加去,但哲加早已不見蹤影,失踪了一夜。

對顏容而言,這位嫂子的邏輯思維他實在很難理解,他的嫂子舒慶對兒子並沒有太多的要求,唯一重視的就是功課。她是個有雄心的女人,或許因學歷不高受到了限制,自己辦不到的就寄託在兒子身上,她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就是哲加,雖談不上聰明,功課也平平,但起碼心思還在學業上;小兒子哲鴻就完全不一樣了,鬼靈精一個,成績永遠是班上前三,沒讓她操過半點心,唯一的問題是行為舉止有點「娘」,但也未造成困擾,看在媽媽眼裡那是可愛;因此,所有的關注力自然落在哲加身上,而如今,哲加是上課都在睡覺,放學回家就玩電玩,花大錢給他上最知名的補習班也毫無效果。班導師找舒慶談過好幾次,甚至建議去看身心科,因為哲加除了學習態度上的問題,最嚴重的是他不和任何人互動,可以在學校裡一整天都不講話,老師問他話也不回答,他也沒犯什麼大錯,老師真的是拿他沒辦法。而固執的舒慶無法接受兒子精神方面出了問題,她眼中的兒子永遠是那個乖巧可愛的好兒子。

出事後的幾天,舒慶採取的態度是冷戰,哲加却如魚得水,沒人在耳邊嘮叨,也沒人管他作息,真是太爽了。而這副嘻皮笑臉,蠻不在乎的樣子令舒慶更加生氣,雖然老公也講過兒子了,但在兒子面前從未建立威嚴的爸爸是不會產生任何作用的,這一點舒慶心知肚明。應該是無計可施了吧!她終於來找顏容談。

顏容已年近五十了,沒有結婚,當然也沒有子嗣,兩個姪子是從出生看著長大的,早就視如己出看作自己的兒子,付出的疼愛也絕不亞於哥哥。他實話跟嫂嫂說,已不止一次尋求老師的協助,但老師說哲加的情況較特殊,間接的力量很難解決問題,解鈴還須繫鈴人;但哥哥嫂嫂不信因果冤怨,哲加更是懵懂無知,自己完全使不上力,他希望嫂嫂能和老師見面談談。

而這次的見面也是一波三折,差點來不成,冥冥之中像有一股阻力。對於沒什麼信仰又鐵齒的舒慶,老師也沒有辦法單刀直入直指核心,於是只能先從她熟悉的顏容來說,顏容被冤怨糾纏多年的慘痛遭遇,舒慶是知道的。但舒慶似乎還是有些漫不經心,聽進多少只有她心裡清楚;其實這也不能怪她,她長久以來的思想邏輯就是:給我我想要的,其他的我都不在乎。老師給她的建議是:不要管太多,也別再碎碎唸,生活起居照顧好就行了,多說鼓勵的溫暖的話,哲加的心很軟,妳態度改變了,他的言行馬上就會改變,也不會再犯渾了,妳若一意孤行,則適得其反,逼急了他會殺了你們全家的。

這番話,舒慶顯然是不認同,甚至可說是反感的,這個階段的孩子能不管嗎?更辦不到的是她的個性,要她睜著眼裝瞎子,那比要了她的命還痛苦哪!說什麼會殺了全家,簡直是妖言惑眾,莫名其妙!她的臉上不太好看,表情已充分的顯露她的心思。

老師還是耐心地教她梵音大悲心咒,說明作用,教她如何迴向,並請她務必試試上述的方法,勉為其難,試一個禮拜就好了。這次的談話,在舒慶的認為,簡直是浪費時間,還惹了一肚子氣,她要的是作作法就讓兒子變回原來的樣子。顏容替她介紹的是什麼老師嘛!她是頗有微詞的,也怪到顏容頭上,當然不會把老師說的話當作一回事。顏容也很為難,回報老師關於他嫂子的態度,老師卻一派輕鬆,說因緣未全成熟,且過一個禮拜再看看吧!

一個禮拜還沒過完,顏容就來電說嫂嫂明天上課時會帶哲加來,原來五天前的預言真的發生了。舒慶回去以後心情一直就不太好,而這個禮拜,公司煩人的事又特別多,她還被開了一張闖紅燈的罰單,反正就是諸事不順,當然她也沒少念叨哲加。

周四晚上,舒慶已忙累了一天,等員工下班了,她還得趕緊下廚料理晚餐,待全家吃飽飯再開一個小時的車回家。他們家有個家規,是舒慶老公定下來的,那就是「絕不外食」,三餐一定要老婆親自料理,叫他吃便當,他寧願餓肚子。好不容易弄好了晚餐,三催四請哲加才上了桌,接著舒慶又連珠砲似的數落哲加的不是,突然間,哲加翻起了白眼,碗筷一推,轉身從書包裡拿出一支大號的美工刀,歇斯底里的大吼著:「再逼我就殺了你們全家!」一時之間一切都靜止了。他們家還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就是每當哲加發飆,氣勢壓制全場時,就沒有人再敢講話了。

哲加這句「再逼我就殺了你們全家!」還掏出美工刀的舉動實在也太震撼了,而這句似乎熟悉的話五天前才出自老師之口。這一夜,舒慶翻來覆去的怎麼也睡不著,她是真的感到害怕了,不是害怕兒子殺了她,這一點她不會相信的,她是害怕兒子真的完了,沒救了;而她的心也徹底被摧毀了,血清素降到最低點,一向的心高氣傲和滿滿自信全都逃得無蹤無影。

當我第一次看到哲加時,實在無法和他的瘋狂舉動連結在一起。多清秀的一個孩子呀!還一直低著頭,叫他時頭才抬一下,勉強地擠出一抹笑容,只能用「靦腆」二字來形容。這次再見面,舒慶的態度顯然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她近乎哀求的請老師幫忙。老師則請他們先參加課程已排定的梵咒共修,時間大約一個小時,等共修完了再說。這個共修大概持誦二十幾個梵咒,每個梵咒少到七遍,多則二十一遍;出乎意料的,在這一個小時中,哲加非常平靜,一點不耐煩都沒有,安安靜靜的直到結束,似乎還蠻感興趣的。反而是哲鴻坐不住,不到一刻鐘就藉故尿遁了。之後,老師就請舒慶、哲加、哲鴻和顏容等一干人闢室密談。

這次老師沒有傳他們任何法,也沒說什麼大道理,她只是講了一個故事。

她說:「清朝嘉慶年間,有一位世襲的納蘭王爺,是滿清八旗貴族之一,此王爺繼承了龐大家產。他是一個文人,只喜吟詩作對,養花蒔草,也不好色,只娶了兩房夫人;大房生了一個女兒,二房則生了一個兒子,這個獨生兒子就成了全府上下捧在手心的天之驕子。大房夫人生性恬靜寬容,根本就不管事,主中饋之責幾乎全落在二房手中;二房夫人也是賢淑婦女,並不是很有主見,所幸府中有兩位忠僕,一文一武,文總管將府中管理得井井有條,武護院則將安全護衛得滴水不落。」

「在獨生兒子小王爺十六歲時,老王爺突然得了急病一命嗚呼了,臨死前託孤給武護院,武護院和老王爺雖名為主僕,卻是兒時玩伴一起長大的,情同兄弟;本身未娶,原本就疼愛小王爺,當然義不容辭,誓死不負老王爺重託。王府本就人丁單薄,王爺死後,兩房夫人弱女子,一兒一女尚少不更經事,武護院一介武夫,都無法撐起這個家,幸而文總管忠心耿耿,不因老王爺不在了而有所異心,他得到兩房夫人的同意,做起各種商業營生,憑藉著特權和他的經商手腕,倒也經營得有聲有色,為這個家的經濟繼續維持富裕的局面。而他為這個家如此賣命,其實最重要的原因,竟是他一直暗戀著二夫人,所以一切所為都是為了二夫人,不過他也是個有分寸守禮法的人,這個秘密一直深藏在心中,絲毫未顯露出他的非分之想。至於二夫人,也只認為他是特別好的人,心中充滿感激,並沒有私情之念。」

「武護院謹記老王爺所託,對小王爺呵護有加,但只寵不教,或許面對的是主子,只能聽命行事,如何能教呢?而小王爺從小就被寵壞了,好逸惡勞,既不學文也不習武,就好鬥蛐蛐兒,和一幫權貴子弟玩在一起。隔年十七歲時,老夫人幫他娶了一門媳婦,但個性並未因有了老婆而改變。更糟糕的是十八歲那年學人家捧戲子,竟迷戀起一位當紅的青衣,玩起同性戀的遊戲。這件事,跟前跟後的武護院完全知情,卻不但沒有勸阻反而處處掩護。」

「這一年也是王府災星臨頭的一年,先是小王爺成天和戲子風花雪月,此時另一個勢力強大的權貴子弟也看上了戲子,就經常演出爭風吃醋的戲碼;有一次發生嚴重的衝突,動起了全武行,對方打手眾多,武護院為了護主,卻雙手難敵四拳把老命給拼掉了,戲子也被搶走了。受了重傷的武護院在臨死前的最後一句話就是『生生世世都要保護小王爺』,而被搶走的戲子不甘受辱,當晚趁人不注意就投環自盡了。這個打擊令小王爺一蹶不振,看破紅塵出家去了。」

「王府衰事接二連三,同一年文總管因積勞成疾竟也一病不起,在彌留之際,他向二夫人吐露了埋藏多年的心聲,他懇求二夫人,今生緣盡主僕,願來生有幸結連理。二夫人其實對他也有好感,只是誰也沒說出口,誰也不敢逾距,如今眼看即將陰陽兩隔,於情於理只有含淚答應。文總管最後是懷著這個心願,親耳聽到二夫人的承諾含笑而終。」

故事講完了,現場陷入一片沈默,老師靜靜地看著大家,好像在欣賞大家的疑惑,而舒慶、顏容和我,你看我,我看你,摸不清頭腦,想不透老師講這個故事的用意。半晌後老師才破解了這個謎題,原來這是個前世的故事,前世的因緣關係;舒慶的前世就是文總管,今生的老公是前世的二夫人,小王爺則是今生的哲加,哲鴻的前世是戲子。可是這和今天的主題,哲加的症狀又有何關連?而依此前世關係似乎少了武護院,這缺席的武護院今生又是誰呢?是的,哲加現在的問題,武護院就是關鍵。

人在臨終前的最後一念會成為後世追尋果報的因緣。武護院臨終一念是「生生世世都要保護小王爺」,所以執著的靈識從未改變承諾,小王爺投胎轉世已經不止哲加這一世了,而武護院就這麼一直跟著從未離開過,一直守護著這生生世世的諾言。靈識是不判別是非善悪的,只執著於那一念,只要感應到侵犯出現,立即性的反應也會產生,所以顏容一直以為的冤怨纏身,其實是類似於護法神的「護主有情」在作用;因而先前老師才會勸舒慶「不要管」和「關懷他」的策略。舒慶聽得是半信半疑,但想想所有關係人前世今生的習性還真吻合;她突有所悟的說:「難怪!聽哲加說,有一次在校外,被一幫不良少年攔下要強索保護費,他嚇死了拔腿就跑,那幫人在後面邊喊邊追,就快被追到時,突然那些人都撞在一起跌倒在地,而適時的又出現一部計程車停下來,哲加就跳上那部計程車逃過一劫。」舒慶邊說邊點頭,好像明白了些什麼。一直沈默的哲加則再補充說:「那次可真險,感覺就快被抓到了,後面卻傳來摔倒和哀叫聲,回頭一看,四個人全倒在地上,還有人痛得在地上翻滾,回過神,就見路邊停了一部計程車,車門還開著,司機站在車外叫我猛招手,我趕快鑽進車裡逃走了。這件事我一直想不通,原來是有人在保護我。」

這件事也真讓我長了見識,我也一直以為冤怨索討才會造成困擾,原來還有「護主有情」這樣的冥神,而同樣的也會擾亂陽間的秩序。

謎底揭曉了,眾人也相信了,事情就好辦了。老師問舒慶和哲加願不願意學習梵咒,持誦以功德迴向自救救人?二人立即答應,連哲鴻也搶著報名。當場老師就傳哲加〈文殊八字咒〉以開啟智慧,〈尊勝心咒〉以消業,每天都要唸一百零八遍,同時要迴向武護院,感恩這位生生世世的恩人。舒慶則是先修教過的〈大悲心咒〉十萬遍,同樣迴向武護院,其他的就以後上課再說。

這個案例可說是最快速解決且喜劇收場的,哲加距考大學的時間還有一年,補回荒廢的功課不成問題,最奇妙的是哲加不但回復原狀沒有再發作,且用功的程度是廢寢忘食,經常唸書到三更半夜,到後來反而是舒慶擔心他搞壞身體,求他別這麼拼了!這一年中,老師也為哲加和另兩位有考試需求的同學辦了三次「文殊祈福法會」;最後三人都考取了,哲加也進入他想讀的科系。

最讓顏容感到欣慰的,則是嫂嫂的大幅度改變,過去在舒慶的心目中,大概僅僅丈夫和孩子有位置,其他人都不放在眼裡,包括公公、婆婆和顏容。一年難得回老家幾趟,舒慶就是一付老闆娘的姿態,回家當作度假,不會幫婆婆分擔一丁點的家事,而且態度也不是那麼地尊重,最要不得的是每次回家,就免不了發生在二老面前和老公吵架的情形;公公、婆婆都是老實人,對舒慶也莫可奈何,不敢說她什麼,只能偷偷地向顏容抱怨。顏容一向孝順,嫂嫂這般,一直都是他心中的痛。這下好了,哥哥嫂嫂回家的次數增加了,每次回家也會帶些營養品,補品類的禮物孝敬二老;老媽媽高興地向顏容表示兒媳婦做的菜還真不錯吃,兩夫妻也不再吵架了,因為屬攻擊方的舒慶休兵,自然也就沒戰事了。

因果是奇妙的,因緣更是不可言說,今生的際遇榮辱,往往都可以從中找到答案,仔細觀察自己的人際關係,檢視自己的習性,許多問題就可以從領悟中找到解決途徑;今生無憾,含笑而終,修行才有了意義,一世一世的輪迴,是要打開無明的結,也就是消業。我們不能明白的事情太多了,心存恭敬和謙卑,一個結一個結的打開,終會撥雲見日的。人生或許苦短,卻也可以很漫長,可做的事情太多了!今生所為何來?就是了卻過去悪業,心懷善念,廣結善緣,深植善因,如此足矣。

歡迎轉載,功德無量~

不可思議的梵咒〈二十一〉善女天咒

文/心一居士

● 前言
  〈善女天咒〉是十小咒裡的圓滿之咒,十小咒的輯錄和排列,彷彿述說了人的來龍去脈和人生縮影,這是在寫了十小咒後的一個小感想。首先是〈如意寶輪王陀羅尼〉,開宗明義「人」的來源,據說人是由光音天而降,咒本尊如意輪觀音則是天道的救渡菩薩,以此咒向天致敬,求祈資糧,也譬喻蓮華般的根本體性。其次〈消災吉祥神咒〉,咒本尊熾盛光大威德如來,表真如體相本具功德,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清涼自在常樂我淨,以此咒相應先天如來藏。再來〈功德寶山神咒〉,以咒禮佛具足善根。此三咒可象徵先天之德,載此德而下生。第四咒〈準提神咒〉咒本尊準提佛母是人道觀音,亦是救渡覆護人的菩薩,持此咒給予了一切方便。第五咒〈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陀羅尼〉,穩固人壽,不因惡業而短夭,喪失修行根本。第六咒〈藥師灌頂真言〉,護肉身免病苦而失心性,第七咒〈觀音靈感真言〉,說大智妙慧啟迪心靈,修行真訣。第八咒〈七佛滅罪真言〉,消業滅罪乃此生之功課,也給犯戒者開了方便之門。第九咒〈往生淨土神咒〉,拔除一切業障根本,而往生淨土。從第四咒到第九咒共六個咒,不就是修行人生的必須和歷程嗎?至此功德圓滿往生淨土,不虛此行。

然而,還有第十個〈善女天咒〉,咒本尊大吉祥天女,凡大吉祥天女所臨,無處不吉祥,一般皆以消除貧窮業障,求財祈富視之;這不免令人產生疑惑,能往生淨土不是夠圓滿了嗎?為何很突兀的加個求財咒?是為了湊數,還是怕萬一往生不了淨土,再轉世為人,甚至淪為畜生,或者流連鬼道,若無財富傍身還真不好過,所以預留伏筆,也算是面面俱到,思慮周全了?在不明佛理,初識十小咒時,確有此胡思亂想;但梵咒數萬首,禪宗古德如此有智慧的擷取十個咒,列為每日必修,應是精中之精,總不至於畫蛇添足多此一舉吧!且既入佛門復求財利,怎麼說都有些怪怪的,其中莫非隱含深意,非我庸俗之輩所能探究?是的,幸好仔細研究了咒義,才明白禪宗古德的高超智慧,十小咒的圓滿之咒還真的非〈善女天咒〉莫屬。

● 關於本咒
本咒的出處是《金光明最勝王經》中的〈大吉祥天女增長財物品第十七〉,(《大正藏》第十六册,第四三九頁) 。《金光明最勝王經》被盛讚為眾經之王,與《仁王護國經》、《妙法蓮華經》合稱「護國三經」,是佛教的重要經典,內容包羅萬象,上自諸佛境界、空性覺修、護國護世,下至懺法求護、滅障除病、豐財祈安;殊勝無比,功德廣大。更因文句優美,聞讀即生歡喜心,經中共有陀羅尼三十五首,可稱是陀羅尼經,但《大正藏》却將其歸類在經集部而非密教部,足見此經之不同。

和本咒相關的大吉祥天女部分,是〈大吉祥天女品第十六〉和〈大吉祥天女增長財物品第十七〉,經中的內容確實是和財富有關,大意是:大吉祥天女發願為擁護《金光明最勝王經》者,滿其一切所需,不因專心致力於修行,造成生活物質方面的困頓,成就「所謂飲食、衣服、臥具、醫藥,及一切所須資具,皆令圓滿無有乏少。」倘能再日夜精進,觀察思量,安樂而住,使這部經典在南贍部洲廣行流布,使諸有情眾生種下善根,常常能夠聽聞,而不致於沒落;這樣的大功德就具備「復於無量百千億劫,當受人天種種勝樂,常得豐稔,永除饑饉,一切有情恒受安樂。」如果再有幸遇到諸佛值世,或者佛法應世的時代,「於未來世速證無上大菩提果,永絕三塗輪迴苦難。」以上是大吉祥天女對於護持《金光明最勝王經》者的承諾。接著說作法,也很簡單,「為我供養彼琉璃金山寶花光照吉祥功德海如來、應、正等覺,復當每日於三時中稱念我名,別以香花及諸美食供養於我,亦常聽受此妙經王,得如是福。」這是〈大吉祥天女品第十六〉的經義,〈大吉祥天女增長財物品第十七〉則是講修行儀軌和陀羅尼。稱此陀羅尼是「灌頂法句、定成就句、真實之句、無虛誑句,是平等行,於諸眾生是正善根。」。

從經文的角度來看,確是求取福德資量,五穀豐登,珍財滿願之法。如果十小咒是真有次第的排列,實在想不出來此求財法的層級會高於往生法,然而這個答案竟然就藏在此陀羅尼中。

大吉祥天女的陀羅尼有很多,其咒義或多或少都會提到與財或資糧相關的字眼,而這個陀羅尼的內容完全與財無關,這就很奇怪了,作為咒語說明書的經文怎會和咒義相去甚遠呢?又是一疑。(請參考如後之依咒義祈請文)

整個咒的咒義彷彿在講某個極高的境界,是證悟的祝福,我百思不解,不斷的研讀每個查出來的字義,當看到「瑪哈 埋的ㄖ一」這個詞時,突然眼前一亮,若有所悟,隨即腦海中浮現一位老尼師的形像。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當時初識佛法,一知半解,人云亦云;以為學佛是為了脫生死,跳出輪迴,不再在六道之中苦海飄流,此論調至今仍是主流。那時老尼師已年逾七十,但活力充沛,熱心直腸,非常會照顧人,她什麼都管,管吃管喝管冷管熱,在道場裡任何人都會受到她無微不至的照顧,她也很喜歡借錢給人,見到貧苦或有急需者,她就會主動借錢,她不說佈施,她說方便時要還的,還兼顧到受惠者的自尊,大家都很喜歡她。有一天,我為了拍她馬屁,讚嘆她年高德劭,高潔清風,說她此世修行圓滿必成菩薩,不再來人間受苦受難。誰知她聞言之後,不但不喜,反而對我正色的小小訓斥,更正我知見之誤。她說:「修行不僅是修己,不能存一己之私,什麼不再來?一定要再來,再來學,再來渡。」我聽得唯唯諾諾,但老實說當時未必以為然,我還是心存一己之私,沒將她的話放在心上,回過頭就忘得一乾二淨。十多年來我的心境應該是有改變,而她的這番話我是從來都沒再想起過,但此時我却如此鮮明的憶起,又如此鮮明的當頭棒喝,明白了,完全的明白了。

「埋的ㄖ一」的本義是「慈」,也表示「慈氏菩薩」,慈氏菩薩是繼釋迦牟尼佛後,當來下生的彌勒佛,是未來佛;據說釋尊的大弟子大迦葉即閉關於雞足山的三峰之中,等待彌勒下生龍華三會,以協侍度盡上中下三根眾生,此是再來,觀音倒駕慈航也是再來,「再來」即是大乘菩薩道的具體表現。〈善女天咒〉隱約的表達出菩薩道再來的大我思想,這是比往生淨土更高超的大乘精神,以此咒作為十小咒的圓滿之咒,能不令人敬佩禪宗古德之智慧嗎?

再說,求財求資糧之心態,「求」的本身即含藏「私」的成分,雖說咒語不可思議,至心持咒可遂其所願,但心態如何是功過的關鍵,是功德或過失,完全取決於用心,求未必得,不求反自得,其中的奧妙在於用心;本咒之義無關財利,經文却說「能令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快樂,乃至所須衣服飲食資生之具,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琥珀、真珠等寶,悉令充足,…由是咒力,所求之事皆得成就。」這就是佛法的無上智慧,以咒轉心,潛移默化,其道理與〈準提咒〉如出一轍,若明白此道理,正見加咒力,不可思議即非不可思議,一切的一切難逃如來藏之中。


(善女天咒咒輪/心一居士。)

● 善女天咒
漢譯古音(課誦本選用):
南無佛陀  南無達摩  南無僧伽  南無室利  摩訶提鼻耶  怛你也他 波利富樓那  遮利三曼陀  達舍尼  摩訶毗訶羅伽帝  三曼陀
毗尼伽帝  摩訶迦利野  波禰  波囉  波禰  薩利縛栗他  三曼陀 修缽黎帝  富隸那  阿利那  達摩帝  摩訶毘鼓畢帝  摩訶彌勒帝 婁簸僧衹帝  醯帝簁  僧衹醯帝  三曼陀  阿他阿笯婆羅尼

● 梵音新譯
拿摩 補他亞  拿摩 他爾瑪亞  拿麻赫 商咖亞
拿摩 虛ㄖ一  瑪哈 爹○威亞  搭抵雅塔  把ㄖ一逋爾哪 佳ㄖㄟ
傻麻n打 打爾虛阿餒  瑪哈 ○威哈ㄖㄚ 嘎○帝
傻麻n打 ○威塔 麻餒  瑪哈 嘎爾亞  玻ㄖㄚ底 史他巴餒
沙爾瓦爾塔  傻他餒  舒玻ㄖㄚ底 逋ㄖㄟ  阿亞哪 他爾瑪打
瑪哈 阿○威勾逼○帝  瑪哈 埋的ㄖ一 烏吧 沙mㄏ一○帝
瑪哈 葛咧虛也  蜀沙m葛哩ㄏ一○帝
傻麻n打爾打  阿努巴拉餒  史哇哈
註:○威、○帝 等字為台語發音。
他爾、麻赫、沙m、麻nㄖ一、ㄖㄟ、ㄖㄚ、ㄏ一 等為連音。

● 本咒釋義:

  1. 拿摩 補他亞:拿摩(南無) :向…行禮,遵從…,禮敬、皈依、皈命;一般常見音譯為南無。補他亞(佛陀) :佛、如來,全句為:皈依(禮敬)佛。
  2. 拿摩 他爾瑪亞:他爾瑪亞(達摩) :法,全句為:皈依(禮敬) 法。
  3. 拿麻赫 商咖亞:拿麻赫(南無):同拿摩;商咖亞(僧伽):僧,全句為:皈依(禮敬)僧。
  4. 拿摩 虛ㄖ一  瑪哈 爹○威亞:虛ㄖ一(室利):功德天、大吉祥天女、光輝、榮耀、財富、妙德、威德、殊勝、瑞相;有集一切之美好的意思。瑪哈(摩訶):大、廣大、巨大、非常、強力;極;讚揚、尊崇、供養、喚起、賦予。爹○威亞(提鼻耶):天女、女神、皇后、王妃。
  5. 搭抵雅塔(怛你也他):搭抵:這樣的、如此的、此事、彼、謂、如… ;雅塔:如…地、如是、如理、所謂。通常搭抵雅塔大多譯作:即說呪曰或所謂。
  6. 把ㄖ一逋爾哪 佳ㄖㄟ:把ㄖ一逋爾哪(波利富樓那):圓滿、盈滿、遍滿、滿足、具足、圓融、增長。佳ㄖㄟ(遮利):以…覆蓋、反復的作用著、沒有間斷的保持著。
  7. 傻麻n打 打爾虛阿餒:傻麻n打(三曼陀):連續的、完全的、在所有方面、普遍、周遍、處處、四面八方。
  8. 打爾虛阿餒(達舍尼):凝視、會意的、觀、望、見、知見、顯現、逢遇。
  9. 瑪哈 ○威哈ㄖㄚ 嘎○帝:○威哈ㄖㄚ(毗訶羅):行、行住、安住、境、修業、靜室、精舍、寺院、塔寺、伽藍。嘎○帝(伽帝):前進、行進、出發、成功、幸福、輪迴、趣往、境界、道、解悟、證悟。(心經中的「揭諦」,即是此字)
  10. 傻麻n打 ○威塔 麻餒:○威塔(毗尼):分發、分配、種、類、作、說。麻餒(伽帝):智力、思考、思想、精神、意識、意念、心識、思惟、憶念、末那(第七識) 。
  11. 瑪哈 嘎爾亞(迦利野):可為的、可行的、可完成的、應作、義務、服務、事業、家業、果、所成果、治世、緣、靈驗。
  12. 玻ㄖㄚ底 史他巴餒:(波禰 波囉 波禰):像的建設、確證、建立、安立、安住、令住、令得。
  13. 沙爾瓦爾塔(薩利縛栗他):一切事務、適合所有宗旨的、為全體的、一切種利。
  14. 傻他餒(三曼陀):引至目標、正導、確保、喚出(神靈或亡靈) 、 成就、征服、修成、證成、(以咒語) 達成。
  15. 舒玻ㄖㄚ底 逋ㄖㄟ:舒(修) :巧妙的、確實的、最極、極善。玻ㄖㄚ底(缽黎帝):往…方向、在…之時、通過…、就…而言、受…(保護) 、 跟隨…、根據…、依止。逋ㄖㄟ(富隸那):本、往、昔、於本昔。
  16. 阿亞哪 他爾瑪打:阿亞哪(阿利那):不動、停止、抵達。他爾瑪打(達摩帝):本質、根本法理、法性、法爾、實相、實性、諸法實性、真如法身。
  17. 瑪哈 阿○威勾逼○帝(毘鼓畢帝):不失、不退、不壞、無變異。
  18. 瑪哈 埋的ㄖ一 烏吧 沙mㄏ一○帝: 埋的ㄖ一(彌勒帝):慈、慈氏菩薩、彌勒佛。烏吧 沙mㄏ一○帝(婁簸僧衹帝):引領、攝受、相應、契合、利益、饒益。
  19. 瑪哈 葛咧虛也(醯帝簁):痛苦、病苦、憂愁、煩惱、根本煩惱、本惑、結縛、塵勞。
  20. 蜀沙m葛哩ㄏ一○帝(僧衹醯帝):被完善管理的、理想國度。
  21. 傻麻n打爾打(三曼陀  阿他):周遍各處一切事務。
  22. 阿努巴拉餒(阿笯婆羅尼):觀察、保存、保護、守護。
  23. 史哇哈:賜福,祝福,安定,圓滿,成就,祈禱結尾語。

● 依咒義祈請文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禮敬功德天大吉祥天女
咒傳祝願  吉祥普及  光輝榮耀  妙德殊勝
周遍四方  究竟顯現  具足圓滿  持盈保泰
得大證悟  行住坐臥  一如伽藍  清淨有序
周遍四方  種種思惟  種種念力  無不應驗
一切種利  諸作成果  皆盡如意  圓滿無瑕
善妙依止  精確證成  如昔純淨  回歸本位
根本煩惱  止息不生  塵勞不再  結縛無踪
真如法身  湛然大寂  諸法實性  真境昭明
稱頌禮讚  證道證果  正等正覺  永不退轉
稱頌禮讚  當來尊佛  慈氏菩薩  相應契合
稱頌禮讚  彌勒淨邦  至善完美  理想國度
遍一切處  遍一切事  得善守護  圓滿功德

歡迎轉載功德無量~

不可思議的梵咒〈二十〉往生咒

文/心一居士

● 前言
〈往生咒〉,早課十小咒之九,此咒全名為〈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又名〈阿彌陀佛根本秘密神咒〉,也稱〈往生淨土神咒〉或〈往生短咒〉;此咒內容共出現了四次「阿彌利哆」(甘露),因此也另有一個俗名叫「四甘露咒」。

此咒的功德利益是往生淨土,但先決條件是要先把一切根本業障拔除,「拔一切業障根本」然後才能「得生淨土」,僅咒名就已經把往生觀和程序說得非常清楚了。

因相沿成習,大家都稱此咒為〈往生咒〉,鮮有稱全名者,又因常運用在超度上,市面上也有往生者專用,印著中文往生咒輪的往生錢,大多數的人對此咒也無多研究,更不明咒義,故而衍生許多誤會,真以為誦此咒的迴向對象一定是往生者,不敢用在對自己的祈福上;其實就經義和咒義的理解,反而是活人比較需要,若是等到人都過往了,再由他人來持誦迴向,似乎有如蘇東坡名言「書到今生讀已遲」之嘆,往生之世未必有今生之遇,那時就遲了!憾了!為何如此說呢?請容後述。

● 〈往生咒〉的背景因緣
本咒之出處有《佛說阿彌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經》(《大藏新纂卍續藏經》 第二冊,經號 二○五;曹魏三藏菩提流支譯)。以及《小無量壽經》,這是一部已失佚的《阿彌陀經》異譯本,僅有咒語(《大正藏》第十二册,頁三五一),後附《阿彌陀經不思議神力傳》則記述持咒的方法和利益。《阿彌陀經不思議神力傳》與《佛說阿彌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經》都有相同的法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夠持誦此(往生)咒語,阿彌陀佛會經常住在此人的頭頂之上,日日夜夜覆護著他,保他免受怨家的逼迫和惱害,現世可以得到平安和幸福;到了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即率聖眾前來接引,獲得自在往生淨土的大利益。由此可見修持〈往生咒者〉,不論在世或往生,功德法益皆不可思議。」

此隋朝所傳的《阿彌陀經不思議神力傳》敘述如下的持咒方法和利益:「持誦〈往生咒〉要領,必須清淨三業、沐浴、漱口且一心至誠;於佛前合掌長跪,燃香上禱,朝暮各念誦二十一遍,即可消滅四大重罪(殺人、偷盜、邪淫、大妄語)、五大逆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十種惡業(殺生、偷盜、邪淫、妄語、惡口、兩舌、綺語、貪愛、憎恨、愚癡),亦含累世因謗佛謗經等罪,都能消除。現世之中一切所求,都能如意滿願,更不會有鬼神病或被邪魔迷惑擾亂。能夠持之以恆,唸誦滿二十萬遍,智慧的根苗就會萌生。再精進到三十萬遍,就有機會親身覲見阿彌陀佛了。」因此,就修淨土法門者而言,雖說持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可生極樂淨土,如能加修往生咒法,在世時拔除一切業障根本,臨終往生極樂則更加有保障。綜上所集,其咒益即是:一、消除現世、累世所造一切罪業。 二、現世所求皆得滿足。 三、現世修行不為惡鬼神所擾亂侵害。 四、冤親債主無法來找麻煩。五、得以面見阿彌陀佛。就以上現世及來世利益,故而,此咒乃冥陽兩利,既修現世福報,亦修往生功德之大神咒。

《阿彌陀經》的普遍度非常高,而《佛說阿彌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經》就較少為人知,其實這兩部經的內容完全一樣,只是《佛說阿彌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經》多了咒語和簡短的一段說明,兹擷錄如下,以供未讀過此經者參考。

在《阿彌陀經》中的「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後接【又舍利弗,阿彌陀佛有根本祕密陀羅尼神呪,是名「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極樂淨土神呪」即說呪曰:
南無阿彌多婆夜(一)  哆(多曷切)他伽跢(都餓切)夜(二)
哆地(途賣切)夜他(三)  阿彌利(上聲)(四)  都婆毗(五)
阿彌利哆(六)  悉耽婆毗(七)  阿彌利哆(八)  毗迦蘭諦(九)
阿彌利哆(十)  毗迦蘭哆(十一)  伽彌膩(十二)
伽伽那(十三)  枳多迦隸(十四) 莎婆訶(十五)

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誦此呪,阿彌陀佛常住其頂,日夜擁護,無令怨家而得其便;現世常得安穩,臨命終時,任運往生極樂國土。

又舍利弗,阿彌陀佛名號,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甚深祕密,殊勝微妙無上功德,所以者何?

阿彌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諸菩薩、聲聞、阿羅漢,一切諸經陀羅尼神呪,無量行法;是故,彼佛名號,即是為無上真實,至極大乘之法;即是為無上殊勝清淨了義妙行;即是為無上最勝微妙陀羅尼。而說偈曰:

「阿字十方三世佛  彌字一切諸菩薩 
 陀字八萬諸聖教  三字之中是具足」
舍利弗,若有眾生聞說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歡喜踊躍,至心稱念,深信不懈於現在身,受無比樂,或轉貧賤獲得富貴,或得果免宿業所追病患之苦,或轉短命得壽延長,或怨家變恨(變無恨),得子孫繁榮,身心安樂,如意滿足,如是功德不可稱計。】


(往生咒咒輪/心一居士)

●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往生咒〉
漢譯古音(課誦本選用):
南無阿彌多婆夜  哆他伽多夜  哆地夜他  阿彌利都婆毗
阿彌利哆  悉耽婆毗  阿彌唎哆  毗迦蘭帝  阿彌唎哆
毗迦蘭多  伽彌膩  伽伽那  枳多迦利  娑婆訶

● 梵音新譯
 拿摩  阿彌打帕亞  打他嘎打亞  搭抵雅塔
 阿咪裡逗的帕偉  阿咪裡打  悉○貪帕偉  阿咪裡打
 ○威葛攘○帝  阿咪裡打  ○威葛攘打  嘎迷你  嘎嘎哪
 ○枝爾打嘎ㄖㄟ   史哇哈
註:○貪、○威、○帝、○枝 等字為台語發音。
    咪裡、的帕、葛攘、爾打、 ㄖㄟ 等為連音。

● 本咒釋義
  1. 拿摩(南無) :禮敬、皈依、皈命;一般常見音譯為南無。
  2. 阿彌打帕亞(阿彌多婆夜) :無量光、無量壽。
  3. 打他嘎打亞(哆他伽多夜) :如來、得真如成就者,如來十號之一。
  4. 搭抵雅塔(哆地夜他) :即說咒曰
  5. 阿咪裡逗的帕偉(阿彌利都婆毗) :阿咪裡逗:不死的、不滅的、甘露、醍醐、神酒、諸神之飲、治療之藥。的:授予、頒發、發生、施與。帕偉:誕生、起源、存在、世界、安寧、繁榮、有、諸有。
  6. 阿咪裡打(阿彌利哆) :不死的、不滅的、甘露、醍醐、神酒、諸神之飲品、治療之藥。
  7. 悉○貪帕偉(悉耽婆毗) :悉○貪:超自然的力量、有神通力的、完美的、成立、得成、神驗。
  8. ○威葛攘○帝(毗迦蘭帝) :雄壯的、勇猛、勇氣、勇健、奮迅、超越、步伐、跨步,遍滿一切之力。
  9. ○威葛攘打(毗迦蘭多) :同上
  10. 嘎迷你(伽彌膩) :趣往、能趣、通達、令入、渡、證、行、與…相應。
  11. 嘎嘎哪(伽伽那) :天空、虛空、空。
  12. ○枝爾打嘎ㄖㄟ(枳多迦利) :
  13. ○枝爾打:名聞、名聲、稱譽、讚嘆、頌揚、記載。
  14. 嘎ㄖㄟ:發、生、賦、能作、增長、光綫、妙光明
  15. 史哇哈(娑婆訶) :賜福,祝福,安定,圓滿,成就,祈禱結語。

● 依咒義祈請文
皈敬阿彌陀佛  無量光  無量壽  真言宣說
不滅甘露涌生  施與世界 繁榮安寧
不滅甘露涌生  完美無瑕 神驗立現
不滅甘露涌生  勇猛奮迅 跨步向前
不滅甘露涌生  遍滿神力 超越一切
得證虛空真境  相應相驗 通達無礙
讚頌妙光明  增長好名聲  福賜圓滿  無上成就

● 生死奥義
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人生來這一遭,就吃喝拉撒睡,然後呢?在我青少年的時代,「存在主義」的思潮很是盛行,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尋尋覓覓,當然也沒有什麼結果,但這個疑問一直烙印在心中,等到遇見佛法,似乎有些端倪,却又隱隱約約;佛法太深奥了,要弄明白,那不僅是知識範圍內可以辦得到的,後來天人師的出現(上期有提過) ,經由祂的教誨,才令我茅塞頓開,原來佛法也可以非常淺白,生命本來就沒有那麼複雜。

我曾問祂,真有西方極樂世界嗎?往生淨土又如何?帶業往生之說可信否?祂雖沒有正面回答我,却給我一個更具意義的答案。祂說:『人的生命為學習而來,為進化而存;因學善行善而進化,也因明道行道而進化。法界的實相就是靈識,靈識即意識、末那和阿賴耶識;六道之中唯人和畜牲有形體和意識,餘皆僅有末那和阿賴耶識,也唯有人的意識是完美的。意識的作用有記憶、分別、思惟、判斷和取捨等功能;現世乃至累世的所思所行,不論善惡,點點滴滴,鉅細靡遺的全部儲存在阿賴耶識中,這些紀錄就是俗稱的「業」;「業」會影響往生後的際遇,但往生何處則是「意識」的作用,亦即「念力」是可以達到此目的的,所以有帶業往生之說。但帶業往生後「業」還在,還是會起作用,所以在往生之處不會長久,很快的又再入輪迴重修,非究竟之道。究竟之道還是「意識的覺醒」,明白其中的道理,努力實踐其中的道理,到最後阿賴耶識中的「惡業」部分都消除了,充滿其中的都是善知、善見、善音、善影,也就達到進化的目的了,這也就是佛經常說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但很不容易,因會受業力干擾,出現種種障礙,如何去克服,如何堅定不退,這就是修行,就是智慧,也是生命的意義和功課。』最後祂給了一個足以回味再三,思索一生的結論:「真正的極樂世界不在極樂世界,而是在你心中。」

最近我們有一位老菩薩往生了,她的女兒一直陪著她走到人生的最後,對於母親臨終及往生後的種種,有非常深刻的體認。

老菩薩出身高貴,享盡榮華,人生最後的二十多年,一心向佛,精進修行,每日茹素,念經念佛。一年多前和我們結上法緣,但已病入膏肓,她也自知時日無多;心源老師鼓勵她,最後藉咒力往生淨土,她非常歡喜,勉力而行始終不綴。但業力未消,病苦折磨不免,臨終時業力現前,心生顛倒,疑如此虔信精進,為何仍受此苦,怨念既生,恐非吉象。她的女兒明白這個道理,老師也有交待過如何處理,立刻緊握母親的手,附耳輕聲勸說。過往後全身僵硬,面容亦有痛苦表情,但經女兒不斷勸說,又不斷地唸梵音《往生咒》和《光明真言》,之後就慢慢地舒緩下來,痛苦的表情也漸褪去,臉色由暗黑轉潤白,安祥得有如睡著,替她更衣時身軀柔軟,女兒這才放下心來,說著陪伴母親臨終的經驗,內心還是無法平復,但滿是感恩,無法言喻的感會,或許母女連心,母親入中陰後,自己猶如親受。

人在臨終時的最後一念,就是決定往生的關鍵,聽說臨終前,這一生的點點滴滴都會如同電影般的快速放映一遍,所有的恩怨情仇也會再走一遭,如果這是真的,那實在太可怕了。人不執著者少之又少,若因這一生的電影重映而勾起回憶,要是落在美好的那個點上或念頭中往生,則往生善邦有望;若是卡在怨恨之處而過不去,那就大大的不妙了!何況在那個時候意識是否清醒,是否有自主能力都很有問題;想要念佛往生,到時候記不記得還真很難說。基本上,此死彼生,在輪迴的理論上,轉世是很快的,但因為報復和怨念的作用力,又很可能要等待很久很久,而且還不一定能達成願望,甚至是重蹈覆轍者大有人在,可見「怨力」多麼恐怖,報復未必能成,傷害自己却一直存在,真正的冤親債主不是外來的,而是自己。
   就這個現象,心源老師在教學上再三強調,此生首務「消業」,再者「咒入識」。持咒消業是最方便,快速有效的法門,主修《尊勝咒》消業最力,加修《無量光如來根本陀羅尼》(往生大咒) 消除業障根本。「咒入識」則是依自己的願力和相應,擇一咒(長咒、短咒或心咒皆可),不斷不斷的持誦,一直到隨時都「記得」。驗證方法有二:一、夢中也能誦念。二、睡前持念,一直到自然睡著,等醒來時還在持念。這樣就達到一定的火候了,但也不能就此放逸,必須保持下去,如此即在識田裡佈滿這些咒,除了現世消業,得吉祥如意,臨終之時,不幸意識因病無法作用,或因意外不及作用,末那識自動會依在世之願和咒力而運作,不必擔心有顛倒現象,也不會有怨力出現,保證往生淨界,不虛此生。

心源老師特別推崇《無量光如來根本陀羅尼》(往生大咒) ,認為內容完整,咒義更勝,咒中有十次「阿咪裡帝」,所以俗稱「十甘露咒」,想來十甘露咒一定比四甘露咒殊勝吧?!玆錄於後,共享法益。
  
● 無量光如來根本陀羅尼(往生大咒)
拿摩  ㄖㄚ的拿 的ㄖㄚ押亞  拿麻  阿哩亞  阿彌打帕亞  打他嘎打亞爾哈帝  杉亞葛杉補他亞  搭抵雅塔
嗡  阿咪裡帝  阿咪裡逗的帕偉  阿咪裡打杉帕偉
阿咪裡打嘎爾撇  阿咪裡打西帖  阿咪裡打爹解
阿咪裡打 威葛攘帝  阿咪裡打 威葛攘打  嘎米餒
阿咪裡打  嘎嘎哪  枝爾底嘎ㄖㄟ  阿咪裡打 敦督痞赫
史哇ㄖㄟ  沙爾瓦爾塔  傻他餒  沙爾瓦  嘎爾瑪
葛咧許ㄚ  葛沙閹嘎ㄖㄟ  史哇哈
(本咒出於《房山石經陀羅尼集》,卷四之二十)

● 無量壽如來心真言(心咒)
嗡  阿咪裡打  爹解  哈ㄖㄚ  護m
(此心咒出於《大正藏》第十九册,頁七十一、八十、四○八)

歡迎轉載功德無量~

不可思議的梵咒〈十九〉七佛滅罪真言

不可思議的梵咒〈十九〉七佛滅罪真言

文/心一居士

● 前言
戒律,對佛教徒,尤其是出家人而言,是思想和行為上的規範,在高道德標準的前提下,應該重如生命;但身處欲界,內外環境皆無清淨可言,業風又熾,業力隨時現前,一個不小心,腦子一不清楚,很容易就犯戒,犯了戒會怎樣呢?戒有輕重之分,常聽說的「四重五逆」,四重是「殺、盜、婬、妄」四大重罪,五逆「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五大不可恕,是俗稱的「斷頭罪」,足以墮無間地獄的;而此「四重五逆」又有分思想上和行為上的,行為上的自然不必說了,思想上的也是有罪,因為也會在識田中發生作用。如此說來實在太難了,連想一想都不可以,可是有時候思想也不好控制,情緒更不是思想管得了的,還有習慣性的不小心,也就是習性使然,犯了戒常常是事後才驚覺,並非故意而為之,何況凡夫俗體,未成仙成聖,總要有個辦法補救吧?不然誰還敢信佛教呀!那不是茅房裡打燈籠—找屎﹙死﹚嗎?是的,佛法沒那麼冷酷不通情理,佛陀更慈悲的開出藥方,以持誦〈七佛滅罪真言〉這個咒語來消除罪過。禪門收入早課十小咒中,列為第七個咒,每天清晨持一持誦一誦,有罪滅罪,無罪添福慧。

● 緣起

此咒出處計有:
東晉 北涼‧法眾譯《大方等陀羅尼經‧護戒分卷第四》。
《大正藏》第二十一冊,第656頁。
 隋‧智者大師撰《方等三昧行法》。
《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第943頁。
 唐‧道世撰《法苑珠林‧卷八十六》。
《大正藏》第五十三冊,第914頁。

其中《大方等陀羅尼經》是此咒的主要出處,此經則是一部講保護行者的陀羅尼經典,在第四卷〈護戒分〉的經文中:文殊師利菩薩向佛陀請示,意謂佛陀住世時,若有弟子犯戒,尚有佛陀之羯磨懺悔法門為之救贖,但佛陀入寂後倘有犯戒者該如何因應?佛陀即說了〈七佛滅罪真言〉這個咒語,可以消除四重罪;不過也不是信口唸唸即可,還是有規矩的。首先必須「至心」,以此心唸誦一千四百遍,這樣算一次懺悔;還要請一位比丘作為證人,在佛前坦誠自己的罪過。如此勤懺歷經八十七日,基本上是可以消除罪過的;不過還有但書,如果經過了八十七日的勤懺,感覺上還定不下心來,不見覺知智慧,戒根還是不堅固,那就算了,誰也救不了了,這話夠重,聽了以後罪還沒被嚇消可就別再混了!

至於如何判別經此懺悔法門之驗效?經中則以夢境所見為憑,如夢見有師長手摩其頭,如夢見有父母、長老或有德之人,贈與飲食、衣服、臥具或湯藥;這就表示懺悔有成,其心已入清淨,並應即時向師父報告,說此罪咎已經滅除了。

以此懺悔法門而觀,從佛法唯識角度,以及人類的心智運作而言,其效果必然相當顯著。首先是面對過錯,這已是勇敢的行為,很多人的選擇可能是隱藏或逃避;其次是「發露」,自己說出來,坦白從寬,這更不容易,因為必須戰勝顏面問題、內心掙扎等許多心理因素;過了這兩關,後面就好辦多了,但也是考驗的開始。

日誦〈七佛滅罪真言〉一千四百遍,這倒不難,但有個人在旁邊監督著是有些尷尬,重點在於八十七日,這八十七日在心理上的轉折,外境的變化等,會起了什麼作用呢?以唯識的觀點來看,這顆種子在識田裡應該種得夠深了,也足以消除犯戒的負面愧疚;而在心理方面,時間和重複的運作,必會產生銘記的作用,所以佛陀直說「是諸戒根若不還生終無是處」、「若不堅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亦無是處」等預言。這也是佛法高明之處,先警告「若有惡律儀比丘毁四重禁,默然而受檀越供養而不改悔,當知是比丘必受地獄苦而無疑也。」然後提出補救之道,即是此懺悔良藥,這不是處罰而是救贖;事實上也是,人的心理很微妙,或者應說天理循環報應不爽,人一旦犯了錯,或許能逃得過一時,但經過時間慢慢的發酵,悔恨就開始跑出來,然後佔據心頭影響生活,也因心理因素和業力果報造成種種的不順和災禍,此即是佛法之種子異熟果報之說,所以不必等到死後再淪落地獄,這種罪受已是人間地獄之苦了!然而將之宣洩出來,並作了補救償還措施,負擔卸了下來,心裡也就舒服了,不再受罪,罪自然也就消了。

最後的夢境顯示,應該也是極有可能和容易出現的,因為明示、暗示都那麼清楚了,又在急迫的預期心理下,強烈的意識力必使末那識加強運作,現世的事件尚存在阿賴耶識的淺層,要消除不會太難,且經過一些時日的「潜移默化」,總不能「終無是處」吧!佛陀真是偉大的心理醫師,將人的心理習性摸得一清二楚,加上慈悲的藥方,不但現世就滅罪消業,更挽救了生命和慧命,避免人間沈淪而害己害人。

以上是針對比丘犯四重禁的懺悔法門,另有比丘尼犯八重禁的九十七日懺悔法門,在家菩薩(受菩薩戒者) 的六十七日懺悔法門,以及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的四十七日懺悔法門,方式上大同小異,持誦咒語則各不相同(註) 。

從佛陀所宣說的經典,以及教育方式,比之現代的教育和人心,確實更進步且高明;記得兩三年前,我無意間在一所寺院裡聽到一段對話,那是幾個女眾竊竊私語的在議論一個比丘法師,其中的一句話是:「那個被虎仔咬去了啦!」(指犯婬戒)接著就是一陣哄堂大笑,當時聽了有些難過,這位法師我也熟識,就我的印象實在不敢相信。後來因緣際會得以了解事情的始末,原來這位法師雖犯了錯,但除了當事者二人外並沒有第三人知道,但他自己受不了良心譴責,主動向他的戒師發露求懺,解決了情事後閉關三年悔過;出關後不僅精進佛法,並積極任事,我所看到的是位佛學精湛且熱心開朗的好法師呀!怎會被說得如此不堪?何況事情也過去五、六年了!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後,我對這位師父益發尊敬,起碼他是位有勇氣和擔當的人,他沒有隱瞞,沒有一錯再錯,沒有逃避離單,也沒有還俗就情,他坦然面對,如法懺悔,改過向善,更加精進,我覺得他的現在心是高貴的,他的罪是除了,可笑復可悲的是別人還一直替他背著這個罪過,當笑話看的結果是自己再犯上好幾條戒。

還有我的一位居士「朋友」,我之所以稱作朋友,是因為他確是一個值得交的朋友,他曾經出家十年,他也是犯了同樣的錯誤,下場是被迫還俗;但他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依然頂著個光頭,依然每日作功課,轉為居士身後,護法的工作沒少做過;他的梵唄唱得極好,音色優美厚實,可以媲美男高音,每有共修或法會,幾乎都是他在領唱,很多女居士崇拜他,常常聽到對他的讚美之詞,但也常聽到這麼一句:「要是你不還俗就好了!」這不是廢話?不是在傷口上灑鹽嗎?雖然我相信這是真心的惋惜,但當初是怎麼一回事?佛陀的教育是這樣的嗎?佛法講平等,而人們心中的平等又是什麼?佛法的平等包括罪和業,佛陀教育的主要對象是人而不是聖人,人會犯錯,犯錯者一樣享有平等的權利,犯錯者需要的是自新,通過懺悔自新的儀式消除這個罪過,然後恢復原狀,回到清淨的修行,人人都有這樣的觀念,人人都以犯錯者為惕,而不是記住那個錯;可是現代教育下的人心,是人人想消自己的罪,却忘不了別人的罪,用這樣的心來修行,能修出什麼成果?佛陀入寂前留下「以戒為師」的遺言,他為什麼不說以「戒律」為師呢?「戒」和「戒律」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境界,「戒」涵蓋戒律,但戒律只是條文,戒却是心、自性;戒是警覺、覺知,是約束自己,不是約束別人和記得別人的錯,他山之石是為己用,而不是背負著他山之石來累死自己。

● 七佛
〈七佛滅罪真言〉為過去七佛所宣說,此七佛是包含釋迦牟尼佛向前推的七尊佛,佛教的時間觀是以「劫」為單位,梵音「嘎了吧」,一個大劫等於四中劫,一個中劫等於二十小劫,一小劫是一千六百七十九萬八千年,一大劫就是十三億四千三百八十四萬年。我們現在所處的劫,名為「賢劫」,上一個劫是「莊嚴劫」,下一個劫是「星宿劫」。每一個大劫都有一千尊佛出世,七佛是賢劫出世的最前四尊佛,加上莊嚴劫出世的最後三尊佛,合計七尊稱過去七佛,莊嚴劫三佛是:毘婆尸佛、尸棄佛和毗舍浮佛;賢劫四佛是: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和釋迦牟尼佛。

此咒既為過去七佛所宣說,可見是佛佛相傳,又經佛佛累證,其功德力無庸置疑,此懺悔法門方便殊勝,咒語也簡短易學,咒義更是直接了當;人既未達聖賢,罪過難免,得此咒滅罪安心,修行之路也更順暢。因此,除了早課每日必誦,也有宗派將《七佛滅罪真言》作為補闕真言使用。

(七佛滅罪真言咒輪/心一居士。)


● 七佛滅罪真言
漢譯古音(課誦本選用):
離婆離婆帝  求訶求訶帝  陀羅尼帝  尼訶囉帝
毗黎你帝  摩訶伽帝  真陵乾帝  莎婆訶
漢譯古音(大正藏版):
離婆離婆諦  仇呵仇呵帝  陀羅離帝  尼呵羅帝
毘摩離帝  莎呵

● 梵音新譯:
離巴離巴○帝  古哈古哈○帝  打ㄖㄚ ㄖ一○帝  你哈ㄖㄚ○帝
○為麻ㄖ一○帝  瑪哈嘎○帝  基的哩嘎ㄖㄟ  史哇哈
註:○帝、○為 等加圈字為台語發音。ㄖㄚ、ㄖ一、ㄖㄟ等,為連音。

● 本咒釋義:

  1. 離巴離巴○帝:離:畏縮、藏匿、耽愛、抱住或摟住、躺在(床上) 、被…吸收、在…之中。  巴:罪。
  2. 離剝:污染、玷汙、冒瀆、使不潔。○帝:你、汝。
  3. 古哈古哈○帝:古哈:詭詐、欺瞞、詐騙、邪惑、諂諛。
  4. 打ㄖㄚ ㄖ一○帝:打ㄖㄚ:穿越、貫通、救濟、保護。
  5. ㄖ一:分離、解放。
  6. 你哈ㄖㄚ○帝:你哈:殺戮、殺害、破壞。
  7. ㄖㄚ○帝:沈迷於…,獻身於…,性交,性的享樂、愛樂、塵愛、染著。
  8. 為麻ㄖ一○帝:○為麻:莫作、免於迷失、使不發情。
  9. 瑪哈嘎○帝:瑪哈:大、巨大。
  10. 嘎○帝:陷入…、死亡、喪失、趣往、過去。
  11. 基的哩嘎ㄖㄟ:基:戰勝、降伏、調伏、克制。
  12. 的哩:恭敬、尊崇。
  13. 嘎ㄖㄟ:增長、生、作;光線、(妙) 光明。
  14. 史哇哈:賜福,祝福,安定,圓滿,成就,祈禱結語。

● 依咒義祈請文
染污不潔的〈者〉  詐騙欺瞞的〈者〉  殺戮淫慾的〈者〉
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者   凡此之罪
經由此呪此法降伏其惡
經由此呪此法得大救濟
經由此呪此法絕不重作
生恭敬心重見妙光明  圓滿成就

● 後記   戒慎恐懼
年輕時心高氣傲,不知天高地厚,不信諸佛菩薩,也無懼於鬼神羅刹,敢胡言亂語,肆意冒犯,毫無恭敬,幸好靈界的朋友不跟我一般見識,也不計較,沒來找麻煩。三十多歲時事業如日中天,更加不可一世,此時出現一位長者,跟我說佛法,我心中只有開疆闢土和唯利是圖,那來我佛慈悲?自然嗤之以鼻,長者無奈,留下一句話:「你別不信,時候到了你就知道。」

四十多歲以後,歷練多了,心性算是有些轉變,因緣也開始成熟,有機會接觸佛法,但心魔障礙又來了,我一聽說皈依佛法得受五戒,心裡馬上反彈,這五戒中的「殺、盜」二戒合情合理,自認也不會犯,「淫、妄、酒」就沒把握了,尤其是「酒」戒,未免也管太多了吧!信歸信,堅不受戒。

五十多歲開始,或許真的時候到了,有一天我見到了梵字就會寫了,也喜歡寫,寫著寫著寫了一年,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腦中就有一些聲音,常常告訴我一些道理,一些法的運用,衪跟我說,戒不是束縛,是偉大而慈悲的保護傘。

祂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這是確確實實的事情,人的精神機制,就是由意識、末那識和阿賴耶識所組成。意識負責學習、思考與領悟,並將所得教導末那識;末那識沒有思考和判斷的功能,也無是非善惡的區分,接受來自意識和阿賴耶識的指令行事,負責執行,能力是無所不能;阿賴耶識主要工作是儲存記憶,每一分每一秒所發生的事情,意識產生的念頭,阿賴耶識都會忠實的記錄和存檔,而這些資料不是只有今生,累世以來全部都存在,阿賴耶識同時要配合意識產生的念頭,提供相關數據,整合評斷後再交給末那識執行;評斷方式則是以正(陽)負(陰) 能量相抵的結果為依據。

舉例來說,我有強烈的意願想中樂透彩,這個訊息傳達給末那識和阿賴耶識以後,阿賴耶識立即調出我的福報指數,如果我的福報指數是負,且大於中獎意願的正,則阿賴耶識給末那識的指示是負,末那識則執行帶我去買一張不會中獎的彩券。反之,若是福報指數是很高的正,那大正再加正,末那識則執行我心所想,促成此事。又比如我很討厭一個人,決定要整他,這個訊息經阿賴耶識即時整合我和此人累世的淵源,評斷結果,我累世都對不起這個人,所以是負,原本這念頭就是負的,累世積分更是負的,加總的結果,末那識則是以我不但整不到他,反因此舉而倒楣招禍的結果執行。所以為什麼說不要隨便起心動念,以及惡念招禍的可怕。真的連想想都不可以,若真的做了,那就等待自食惡果吧!但有時候某些想法是不由自主的,或者實在氣昏了頭而心生惡念,這又如何補救?很簡單,唯懺悔而已,再傳送一個正面的念頭,即可消除此惡念,若加上祝福或持咒迴向則更佳。〔上述之正(陽)負(陰) 能量相抵並非功過相抵,功過是無法相抵的。〕

了解了這個機制運作,就知道「戒」的重要性了,因為有了一個思考和行事的準則,可是也不需要矯枉過正,把自己完全綁死,處處疑神疑鬼的把自己弄成神經病,妨害了靈性自由的本質,到後來末那識依著這個習性行事,自己就變成怪人了;也不要用放大鏡去檢視別人守戒的嚴疏,除非自己的正量夠強,否則有形的狀況是討人厭,無形的部分則是介入他人因果,吃力不討好,說不定還惹上麻煩。受戒是必須的,那是給自己一個方向,但知戒和守戒才是根本;曾見過一位師姊,總喜歡留意別人手臂上有無戒疤,以此來衡量修行好壞,真讓她背背菩薩戒,恐怕也背不上幾條!戒疤只是標誌,如同座右銘用來提醒自己,如果沒有烙在心上也不過是裝飾而已,受戒容易,知戒和守戒才是真功夫。

以上所言,不過是這位天人師教導我的一些小片斷,祂給我的訊息僅止於法和知見,多希望能給我一些預言或中獎號碼之類的呀!唉!真是積習難返,才說得冠冕堂皇馬上就露餡!如今我的生命即將走向一甲子,進入耳順之年但願多少也能再有一些長進。

● 附註

比丘尼之滅罪真言
阿隸離婆其羅帝  羅帝婆  摩羅帝  阿摩羅帝  莎訶

在家菩薩(受菩薩戒者) 之滅罪真言 
婆羅隸  仇那羅隸  阿難羅隸  其那羅隸  伽那隸  
阿隸那隸  阿帝那隸  阿帝那隸  莎訶

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之滅罪真言
伊伽羅帝  慕伽羅帝  阿帝摩羅帝  郁伽羅帝  婆羅帝
婆座羅蝎帝  座羅蝎帝  豆羅奢蝎帝  毘奢蝎帝
離婆蝎帝  婆羅隸阿隸  其羅隸阿隸  持羅隸阿隸
其蘭隸阿隸  提蘭隸阿隸  毘羅阿隸  阿隸

歡迎轉載功德無量~

不可思議的梵咒〈十八〉觀音靈感真言

文/心一居士

● 前言
〈觀音靈感真言〉在禪門早課十小咒中,是唯一完全無出處可考的咒語,相傳是「夢授之咒」,也就是觀音菩薩托夢傳授的,此咒雖來源不明,但流傳甚傳,據說感應驗效的事蹟頗多,因而原咒名〈觀音救苦心咒〉遂改名〈觀音靈感真言〉,在十小咒中列第七首。

觀音信仰在漢地可謂深植人心牢不可破,心的作用力非常大,此咒之義亦闡明此理,《華嚴經》言:萬法皆唯心所變,唯識所現。意即萬法世界,一切都是心識所變現出來的;因為對觀音的信仰至誠至堅,感遂願成,此理無論從佛法或西洋心理學等方面來說都是成立的,而〈觀音靈感真言〉雖出處不明,但靈驗異常,若以此角度來衡量就不足為奇了。

在修行的法門中,約略可分為三,一者感應法門,再者方便法門,三者究竟法門;世人最感興趣的還是感應法門,因此法門令行者很快有所感覺,達到心中所想所願,自然受到普遍性的歡迎。而持咒則歸類於方便法門,〈觀音靈感真言〉可謂是兩者兼俱。


(觀音靈感真言咒輪/心一居士。)

● 觀音靈感真言
漢譯古音(課誦本選用):
唵  嘛呢叭瀰吽  麻曷倪牙納  積都特巴達  積特些
納微達哩葛  薩而斡而塔  卜哩悉塔葛  納補囉納
納卜哩丟忒班納  奈麻  臚吉說囉耶  莎訶

● 梵音新譯
嗡  瑪尼 巴的咩 護m  瑪哈幾○領哪  幾兜的巴打  幾搭史亞
哪○威達爾嘎  沙爾瓦 爾塔  玻ㄖㄚ悉塔嘎  哪卜ㄖㄚ哪
哪玻ㄖㄚ 的優 的幫哪  拿摩  嘍ㄍㄟ 許哇 ㄖㄚ亞  史哇哈
註:○領、○威等加圈字為台語發音。ㄖㄚ、的咩、 護m …等,為連音。

● 本咒釋義
1、嗡(唵) :咒語或祈禱文的起始用語,有進入咒境的禮敬或呼喚之意。
2、瑪尼(嘛呢) :寶、寶珠、摩尼寶珠、如意寶珠,意即珍貴的寶貝,此寶貝可顯佛性,可令人開悟,雖非實質之物,却是無上尊貴的精神媒介,如同佛寶、法寶、僧寶般的珍貴。
3、巴的咩(叭瀰) :蓮花,喻妙法超然,出世成就。蓮花有三德:


  • 出污泥而不染,如佛性真如,處煩惱淤泥而性不變。
  • 蓮開果同具,如因地發心,佛性已俱足之因果同時觀。
  • 蓮根泥中藏,花葉水上飄,泥表有,水表空,菩薩則不著空有,隨喜空有;蓮出污泥而不染,不著於空,喻佛法既超於空又現表相,即非空非有之中道真義;因而蓮花又為佛教之象徵,顯示成就、果位的意思。此句亦表出世間大成就之義。
4、護m(吽) :咒語常用字,有突變或法螺遍響等意。〔神祕咒音,有顯示立刻發生,變現之意。〕

5、瑪哈幾○領哪(麻曷倪牙納) :瑪哈:大、廣大、巨大、偉大的。
6、幾○領哪:智慧、正智、勝智、妙智、知見、證知。
7、幾兜的巴打(積都特巴達) :幾兜:心、識、意、思想、思考、精神、知性、理性…等。
8、的巴打:出現、出生、產生、出世、生起、發生…等。
9、幾搭史亞(積特些) :幾搭:義同幾兜,後加史亞是此字的格變,也就是專指、加強這個字的義意;另外也可以說是一種「給予」、「贈予」或「祝福」的形態。
10、哪○威達爾嘎 (納微達哩葛) :哪:是否定詞,也就是「不」。○威達爾嘎是:思惟、覺想、尋思、疑惑、妄念、欲念、心猿意馬…等義。此句意即:不尋思、無妄念、無罣礙,或心定無雜念。
11、沙爾瓦 爾塔(薩而斡而塔) :沙爾瓦:一切的、全部的、所有的、全體的。爾塔:義、義理、義趣、利、義利、利樂、利益、饒益、境界、境相…等義。兩字合為:一切義理、一切利樂…等。
12、玻ㄖㄚ 悉塔嘎(卜哩悉塔葛) :「玻ㄖㄚ」是先或前,極、勝之意;
13、悉塔嘎:悉塔即悉地,成就、實現之義;亦表超自然的力量或神通力;嘎有「誰」、「何人」之意。整句即:「誰都可以如此殊勝的成就」,或「任何人皆可達到此成就境界」。
14、哪卜ㄖㄚ哪(納補囉納) :卜ㄖㄚ哪:屬於古代的、古老的、早期的,但也指金錢或銀錢。哪:是否定詞。此句為「不屬於古代的」。
15、哪玻ㄖㄚ 的優 的幫哪(納卜哩丟忒班納) :玻ㄖㄚ 的優 的幫哪是現在的、現代的、現世或現存;而此字亦是《金剛經》中「現在心不可得」的「現在心」。哪:是否定詞。加在此句之前即為「不是在現代」。
16、拿摩(奈麻) :禮敬、皈依、皈命;一般常見的「南無」即是。
嘍ㄍㄟ 許哇 ㄖㄚ亞(臚吉說囉耶) :嘍ㄍㄟ:是世界,也有觀、觀察之意;許哇 ㄖㄚ亞:是自在、主宰、最高神。此句即「觀自在」。
17、史哇哈(莎訶) :賜福,祝福,安定,圓滿,成就,祈禱結語。

● 古傳咒義
「大智發於心,於心無所尋(於心何處尋) ;成就一切義,無古亦無今。」
「大智發於心,於心無所尋(於心何處尋)」,「大智」之說,應非我們認知上的智慧,更是超越神通力,接近佛妙覺的境地,而如此的大智妙慧,還是心在作用;此句的重點不在「大智」如何?而是「心」如何。心是發展和連結大智的樞紐,心要如何才能發揮大智的作用呢?首先要接通「阿賴耶識」,那裡面有累世的功過、知識、經驗和智慧,「心」必須了解才有因應之策,當然也需要「末那識」的幫忙才辦得到,接著要清除負面能量和障礙,也就是消業和償還,最後到達「庵摩羅識」,那裡住著我們的自性真如,還有終端信息;至此還談不上「大智」,但已知道大智是怎麼一回事了。作法呢?停止,停止我們的一切思維,尤其是增強負面能量的「妄想、分別和執著」,當這些垃圾波動都不存在了,心就清淨了,心和末那識聯手事就辦成了。

聽來很玄,那又是怎樣的情況呢?舉例來說:心源老師在讀國中以前常被誤認為是個傻子,因為她時常傻傻的望著天空,不言也不語;對了!傻了就停止一切思維了。不過別真傻了!香港知名的科幻小說作家倪匡說,他的那些奇情幻想作品都不是腦子想出來的,而是在睡眠中就出現構思,醒來即可振筆疾書;所以他每天都要睡上十四到十五個小時。人在睡眠中意識(心) 停止運作,一切都由末那識主導,許多寶就從阿賴耶識裡給挖出來了。舉這兩個例子也許不算好,因為他們是天生的,那一般人後天的修為呢?停止一切思維有很多的方法(法門) ,禪定、誦經、持咒、靜心、旋轉、氣功、寫書法、聽音樂,甚至行住坐臥,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可以,問題是要確定每個當下的心在想什麼或不想什麼;想什麼,思維沒有停止;不想什麼,忘記了停止思維。這樣說來好像不容易明白,簡單的說是從「有意識的停止思維」開始,進而變成自動化的運作,個中三昧唯有自己行和自己參才會明白的。

「於心無所尋」(於心何處尋),這句因版本不同而有差異,一是肯定句,一是反問句,意思都是一樣的,「心外無法,不必外求」。

「成就一切義,無古亦無今」,一切義即是一切法,心外既無法,法既不外求,成就一切義的關鍵還是心,從心出發找到自己的自性真如,即成就了一切義,此句是呼應上兩句的結論;無古亦無今則是全義的註脚。真理亙古今,不因時空更迭而異變,何況時空只是心(知覺)的感受而非實相,實相是無古亦無今,亦古亦是今。

幾年前的春節,我試圖考驗自己的佛學知見程度,想用幾天時間,試著將《妙法蓮華經》翻成白話文,再和許多大德的版本對照看看;在我寫完序品第一後,腦中即幻想著並一直縈繞著經中說法的那個盛大場面,不知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還是入戲太深,當夜就作了一個奇妙的夢;夢中就是那個說法的場景,完了以後又開始,不停的重複再重複,大概整夜都在如此夢境中,也不知是否和經中所言「諸善男子,如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號日月燈明如來…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如是二萬佛、皆同一字,號日月燈明」這段經文有關,當時不明個中意涵,還以為那是佛的世界,不斷不斷重複的說法,至今才有一些新的體會;那好比是心的世界,心如此,人即如此,今世如此,來世亦如此,心不變,境也不變,永遠在輪迴的軌道上,無以出脫;心改了,跑道也改了,風景也改了,這也是無古亦無今,我的現在心從累劫以來是否還是一樣沒有進步或上昇?因為還是一樣,所以仍然在輪迴之中?道理無古亦無今,心還要無古亦無今嗎?因此,大智雖發於心,還得看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心」啊?!

● 關於本咒
由於本咒出處不明,無典可考,唯【大乘精舍印經會】所印行的《佛學之基礎》第五十一頁,有登載此真言的來源故事,其源自南宋洪邁所著《堅甲誌》卷一的「觀音偈」故事,大意是有位叫張純孝的人,他有一個孫子已經五歲了還不會走路,有人告訴他,在淮甸地區有個農夫,因腿疾不良於行。農夫每天都誠心的念誦「觀世音菩薩」的聖號,從未間斷,有一天觀世音菩薩示現了,並授以「大智發於心,於心無所尋;成就一切義,無古亦無今。」這四句偈。農夫如獲至寶精進持誦此偈,經過一百天,久治不癒的腿疾竟不藥而癒。張純孝聽說後趕緊教孫兒和奶媽持誦此偈,並清淨齋戒以示誠,如此不過三個月,其孫即可如常人一般行走了,此偈遂廣為流傳。

除了這個典故,好像也找不到其他來源記載,而以此偈對照咒語,感覺應該是先有偈後有咒,也就是說有人將此偈翻成梵文或藏文的可能性很大,尤其是藏文,因前面加了六字大明咒;此真言約可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咒首六字大明咒,其次即是此偈,最後是觀自在菩薩的禮敬文和結語。此型態和出典的咒語大相逕庭,一般禮敬語都是擺在最前面的,因此,先有偈後有咒的可能性非常大。

● 後記:靈感因緣 
十小咒對我而言非但不陌生,每個咒或多或少也都修持過一些時日,唯獨〈觀音靈感真言〉,我是一遍也沒唸過,為了寫這篇文章,除了要查字義,還須譯音抓韻,自然而然的就會唸很多遍,不覺融入其中,說也奇怪,我竟不由自主的想起我那已過逝三十多年的姨婆,還有五十五年前的往事,這麼多年了,我好像未曾記起過,幾乎已是塵封了的往事情景,居然就那麼清晰鮮明的歷歷在目。

我的姨婆是位出家比丘尼,自己有個精舍;小時候我是在外婆家長大的,和姨婆的精舍僅一牆之隔,且有門戶相通,外婆家也算是大戶人家,兄弟姊妹就有十人,全住在兩棟併連著,兩層建築的「三落」大厝(三落大厝是一種長型的古屋,中間有兩個天井,從前門走到後門就好像進入三間房屋一般,也稱作三進屋。) 姨婆排行老么,和大舅公相差二十歲,她的成長也幾乎是兄嫂帶大的。聽外婆的敘述,姨婆從小就很不靈光(應該是有自閉傾向),書讀不來,基本上大字也不識幾個,更不愛女紅,什麼也不會,被認為是個廢人,大家都不太願意接近她,只有大舅公極疼愛這個么妹;大舅婆是信佛的,常帶著姨婆去龍山寺禮佛聽經,每次去姨婆就流連忘返。姨婆十八歲那年去了龍山寺就不肯回家,鬧著要削髮為尼;這可不得了,那時候家鄉的觀念不認為出家是殊勝的,而是失去這個人,出了家就表示要斷六親;姨婆被押了回來,給外祖公關在房間裡,還派人看管。幾天後外祖公氣消了去探望姨婆,房門一打開真嚇壞了一缸人,只見姨婆頂著一個大光頭還在傻笑,她居然有辦法將自己及腰的長髮給剃了!姨婆的擰脾氣眾人皆知,眼看無法轉圜,最後的妥協是在家裡幫姨婆設置一個精舍,專人伺候她的起居。

我和姨婆的「邂逅」是在我五歲那年的夏天,我為什麼用「邂逅」這個詞呢?因為我從來都沒有見過這個人。那時她出家已近五十年了,前三十年幾乎都在閉關自修,之後就常受邀四處講經說法,有時一年到頭也難得回來一次,我的年紀和姨婆剛好相差一甲子,在我認為的第一次見到她時,她已六十五歲了。那天,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就穿過甬道,溜進隔壁的天井,姨婆的佛堂大門敞開著,我好奇的闖了進去。還清楚的記得,中堂是上長下方的双層佛桌,上面供著觀世音菩薩,兩旁各有兩張古色古香的太師椅和小隔桌;我到處東摸摸西瞧瞧,最後目光停在菩薩身上,仰著頭望得出神。

「囝仔,菩薩有水莫?」突然一個宏亮的聲音響起,我回頭一看,是個很高大的身影,嚇得我鑽進佛桌底下躲藏。姨婆哈哈大笑,邊自我介紹邊伸手牽我出來,然後拿出一大盤的糕點糖果請我吃,小孩子嘛!有奶便是娘,我就這樣輕易地被收服了;之後幾乎天天往佛堂跑,因為那裡有好多好吃的甜點。

混熟了以後我就開始放肆了,後來才知道姨婆的規矩其實還頗嚴的,供桌以上的東西皆親力親為不讓人碰,但我可以隨意把玩她的柳音,只是不准敲出聲,甚至讓我摸她的光頭也不以為忤;大家都稱她為師父,大舅公也不例外,她却要我喊她姨婆而不名師父。在上小學以後就連供桌上的清理工作也歸我管了。

「為什麼妳都在睡覺,還坐著睡,一直說夢話呢?」姨婆只要在家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打坐和持咒,小時候不懂就這樣問,姨婆笑得樂不可支,見我好奇就教我打坐和持咒,小孩子哪坐得住,倒是那些奇怪的語言(咒語) 和唱誦蠻吸引我的。她應該有教過我一些咒語,只是日久荒廢都不記得了,唯有觀音靈感真言那四句偈比較有印象,因為那是她最常唸的。

我上小學以後姨婆就不再外出講經了,而我除了上學其餘時間也幾乎都泡在佛堂裡,佛堂裡經常高朋滿座,都是來問事的,我自然而然成了小接待,他們都戲稱我叫小師父,這個名號傳到外婆耳裡問題也跟著來了,外婆開始阻撓我去佛堂,整天盯著我,但我却不聽,她也拿我沒辦法,大概怕家裡又冒出個小沙彌對我爸媽沒法交待,才沒幾天就火速將我送回台北父母家,從此我和姨婆就再也沒見過面了!

往事一幕幕,伴著淚水,心中無限懷思,原來五十多年前姨婆已開啟了我的佛緣,却又歷經四十年的空白和俗世浮沈,而此根苗和記憶在識田中並未流失,終究還是回到了原點,無怪乎當我讀到「大智發於心,於心無所尋,成就一切義,無古亦無今。」這四句偈時,彷彿被電殛到一般,內心為之震動,且所有的記憶也全都回來了,當真無古亦無今。

「觀音靈感真言」向來被視為具有開發智慧的效應,此效應在我和姨婆身上好像也可見一些端倪;姨婆沒讀過書,看不懂漢字,只會說台語和日語,應該也沒有師承,却可以在閉關自修三十年後講經說法二十餘年。最神奇的是她的佛堂裡一本佛經也沒有,仍有辦法誦經持咒,我親眼見過她在寺院裡上課,由他人讀一段經文,她解釋這段經文的內容意思;現代的許多具大學程度者也未必能望文生義,甚至還有看沒有懂,但她就有能耐聞經則說義;她也很愛唱歌,無論作飯、洗衣或打掃時,一定哼著這唯一的主打歌,那就是觀音靈感真言的四句偈,調子很有歌仔戲七字仔的味道。而我則是在乍見悉曇梵字即能書寫復能讀音,我不知道這是否與觀音靈感真言在識田裡的作用有關?智慧的定義是不是涵蓋累世儲存的知識種子,以及未曾學習,也不可理解的宇宙訊息?走筆至此,突有所悟,學佛之人向來注重傳承、經典依據;而此「觀音靈感真言」無從依考,傳為夢授之咒,那為何禪宗古德先賢會將此無據可考之咒收入早課諸咒之中?禪宗講「悟」,也就是智慧的開啟,是否此咒正是禪宗古德先賢之悟,故而收錄?若果如此,加上靈感之傳說甚多,此種種實修效應的結果,應該比抱殘守缺的一味考據重要吧!

末了就以禪宗典籍另一個傳說作為結語,據傳此偈是南安巖的自嚴禪師為他的侍者久慧而作的,他的侍者前世是一頭牛,因為馱磚建寺而累積了功德,今生獲報轉世為人為僧,但牛牽到北京還是牛,一直苦於聞性不足,悟性不夠,禪師就作此偈令其唸誦即可開智啟慧;憨牛性淳,一心持念無雜,日久生效,聞性悟性豁然開通,一切經書皆能記憶讀誦,亦能理解,偈頌章篇一揮即就;故名此偈為智慧偈,常誦智開,憨牛久慧亦能執牛耳。

歡迎轉載功德無量~